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讲述东郊记忆 电视剧《大东郊之激荡岁月》成都启动

资讯 娱乐中国 2021-07-08 13:51

娱乐中国讯 7月7日, 一部由四川本土团队打造的成都本土题材电视剧《大东郊之激荡岁月》(以下简称《大东郊》)在东郊记忆启动。该剧由著名四川作家田雁宁、廖佳云、赵明编剧,欧阳奋强执导,通过呈现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成都东郊4个家庭的故事,以个体命运沉浮,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历程,向全国观众讲述四川改革的激荡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曾在东郊生活的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此次也特意回到成都助阵,他希望《大东郊》继承四川优秀影视传统,以自己的文化和美学品味去征服观众。

讲述东郊记忆 电视剧《大东郊之激荡岁月》成都启动

只要是老成都人,就知道“东郊”这个地方,曾经成都的工业基地。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里规划建设起了一片以电子、机械、仪表等为主的大型工业区,进而让成都很快成为全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为地方工业发展翻开新篇章。这其中,当年编号773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尤其值得一提,该厂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其生产的B43测高雷达是我国第一部测高雷达,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从2009年开始,该厂进行改造,在保留部分特色鲜明的厂区基础上,又结合了文化创意产业,最终形成了如今的“东郊记忆”多元文化园区,已成为展示天府文化的又一新窗口。

而电视剧《大东郊》正是以此为背景,书写了当年工厂的兴衰巨变、工人们的奋发图强及情感生活,是一部反映成都改革开放历史巨变的鸿篇巨作。剧中描写了国营星光电子管厂以佟远斌为首的四个家庭,他们都因支援三线建设加入了这家军工企业,不仅父辈献出了青春,儿女们也成了这里的劳动者,在时代变迁中,他们一起经历和承受着因为国企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和得失,在困境中坚强地挺直脊梁。

本剧总策划、编剧之一的田雁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剧筹备了3年,团队专程回到成都,找到当年东郊的退休干部、工厂负责人、老工人等数百人采访,希望还原过去的这段历史,预计9月成都开机。“不仅向全国观众讲述了四川改革的激荡故事,还将极大提升东郊记忆品牌声誉,从而为四川影视文旅产业带来充沛的文化活力。”

讲述东郊记忆 电视剧《大东郊之激荡岁月》成都启动

制片人赵明介绍,这部剧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四川人,有些演员就是东郊长大的,“我们这部剧,是四川人写、四川人演。”赵明说,该剧也将全程在成都拍摄,目前已经派出7个组找景,同时将搭建老青年路、红庙子,让成都人找到过去成都的影子。“该剧贴近生活、接地气、充满川人韧劲和智慧。”

启动当日,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也特意来到现场助阵。“我虽然生在上海,但长在成都,乡情是永远的牵挂。我常常说,成都不但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更是一个让人老了想回来的城市。”仲呈祥透露,母亲当年就在东郊成都电焊机厂工作,让他对这部剧寄予了浓烈的情感和厚望。仲呈祥说,这部剧触及了一个重大的主题:通过一个城市的激荡岁月,当中四个家庭的变迁和情感交流、精神历程,来谱写了成都的风貌,书写了成都的时代画像,成都人所倡导的崇高道德和献身精神。“这是一个沉甸甸的主题,我们应该为它贡献智慧。成都的艺术家、电视人不能在书写成都辉煌历史当中缺席,要拿我们的作品来回报时代和人民。”

据了解,这部剧聚焦工业题材,在目前的电视剧中非常少见,“很多人现在不敢触碰工业题材,因为这要具有翻越审美高山的创造力,要有艺术勇气和胆识。”仲呈祥坦言,东郊由曾经的工业基地变成了今天的精神乐园,这样一种精神变迁,如何审美化、艺术化地通过四个家庭的情感交流来体现?这是考验田雁宁等主创人员的一个难题。“所以我送一句话给主创集体:让创作的难点转化为亮点,用审美翻越高山,取得成功,来年去争取电视金鹰奖。”仲呈祥寄予厚望,也让主创倍受激励。

 

责任编辑: 4134ZXH

责任编辑: 4134ZXH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