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为切实践行媒体使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栏目致力于展现优秀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表达,推出“时代之声”系列节目,聚焦于具有时代性的审美样态与创新性艺术表达的主旋律戏曲作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优秀传统艺术,让党的精神深入人心,展现了国家级媒体的社会担当。
百年抒怀 为时代发声
《角儿来了》“时代之声”通过戏曲新声重温了革命先驱们的波澜壮阔,让当代青年重见革命道路的一路求索,具有重大意义,展现了新一代戏曲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精神,重演了一部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新时代文艺作品。
史诗京剧《李大钊》以极具象征化、诗情化的宏大广阔的叙事方式塑造出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伟大。锡剧《董存瑞》突破了传统锡剧的婉转风格,结合高难度武戏,呈现了一位少年英雄对信仰的托举。京剧《杨靖宇》以真打、真刺的武戏展现了杨靖宇将军冲锋陷阵的英雄气概。
而婺剧《信仰的味道》并非一般的历史叙述,而是以味道为切口,展现生活事件,鲜活表现出了《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首译者陈望道先生在信仰道路上的浑然忘我。同样以小见大的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家庭》与《红军故事》。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用一位石匠的匠心,致敬人民的英雄;评剧《革命家庭》以点带面,用一个家族几代人的革命传承,浓缩了千万个革命家庭的前仆后继,对应着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京剧《红军故事》则围绕着“半床棉被”在舞台上深度还原了一则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事件。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其中,少不了女性革命者的英勇身影。花灯戏《山茶花红》以歌舞演故事,结合地方特色塑造了一位典型的革命女性形象,也诉说着一对革命伉俪的英勇。现代川剧《烈火中永生》以新视角切入观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展现以江姐为代表的红岩群像。
深入挖掘、精益求精,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戏曲作品。不惧挑战大跨度角色、举全团之力倾力创排,同时创新舞台表现手法,将“全家福”元素贯穿始终,才有了《革命家庭》的感动延续;八年打磨、六赴敦煌,沪剧《敦煌女儿》演绎了樊锦诗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越剧《山海情深》用160余套苗族竹编服装出演了一则充满华韵的脱贫故事,向新时代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最美奋斗者”致敬。
《角儿来了》“时代之声”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从新时代戏曲作品出发探入历史、与人民对话,展现党和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所做出的斗争与奉献。
守正创新 融媒再升级
《角儿来了》“时代之声”打破了“访谈+唱段”固有的访谈节目模式,可以说实现了各类电视表现手法的有机融合。
《角儿来了》“时代之声”设计了“人物回眸时刻”的模式镜头:戏曲名家在舞台上再次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全身洒满了光辉。这个仪式感的设计为整个系列节目增添了一份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光影交汇间,观众重回“历史”感悟信仰之美,获取“当下”磅礴的信仰力量。
从棚里走出去,走到历史中去。此次《角儿来了》“时代之声”为了全方位展现川剧《烈火中永生》的历史背景,把访谈区“搬”到了重庆歌乐山下。在渣滓洞、白公馆,寻访了两百多名革命烈士的足迹。其中有29岁英勇就义的江姐、有8岁惨遭屠杀的小萝卜头……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更为立体得描绘了红岩魂的铁骨铮铮。
作为一档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时代之声”系列节目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用技术加持时代主题,呈现了访谈节目的新样式。
倾情讲述 牢记初心使命
戏曲的艺术是角儿的艺术,新时代戏曲作品在舞台上演绎的也是时代的角儿。《角儿来了》“时代之声”并未止于对知名历史人物的群像塑造,还将大量镜头给予了深受他们影响的人民群众,进一步凸显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信仰。
北京新文化纪念馆的刘静主任,她希望通过北大红楼旧址复原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到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志向;上海复旦大学的星火志愿服务队队员作为九零后党员,为真理的味道执手传承;杨靖宇将军的家人马继才,讲述了一块桦树皮背后所传递的坚守与信仰;革命烈士吴澄的三位家人,他们至今仍在给后辈讲述着那段发生在云南的红色青春;弘扬存瑞精神六十载的老教师吕小山,如今已经86岁的他依旧在每年的新生开学第一课上为学生们解读存瑞精神……
《角儿来了》“时代之声”不仅用戏曲作品勾勒了信仰星火相传的百年图景,还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人民英雄感召青年的力量,也强调了历史进程中人民的力量。
《角儿来了》“时代之声”突出表现了传统艺术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索过程中的关键成果,充分展示了戏曲艺术与时俱进的魅力,彰显了戏曲人守正创新的精神,述说了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节目预计共六期,于7月4日起每周日晚20:34在CCTV-11戏曲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