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胜者教育创始人张益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说教育不仅仅需要引路人,更需要垫脚石,做教育都要躬身入局,审视的姿态不适合教育本身,而培养精英实际是培养孩子独立性、能动性和自我规划。
回顾创业历程,张益铭认为以下几个节点格外重要,没有这些过程和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模型和思想理念。2003年,张益铭成立胜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青少年教育,用线下交互式的场景教学帮助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发展。2011年,在自己的主导下,胜者教育事业机构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共同成了胜者爱心基金。2017年8月,胜者教育聚焦教育名家,在昆山举办“中国•青少年主题峰会”大型教育论坛,张益铭代表胜者教育发表重要讲话;12月28日,成立上海胜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深耕中国青少年新素质教育。2018年8月,胜者教育“少年力量•胜领未来”青少年教育高峰论坛在昆山举办。张益铭同诸位教育专家们围绕青少年精英式成长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张益铭表示,“成就孩子梦想,培养具有世界格局的中国精英少年,是胜者教育的终极目标”,为胜者教育定下了基调。
当大家提及教育时,有的人认为好的导师重要,有的人认为孩子勤奋重要,但是张益铭认为,前两者固然重要,垫脚石文化更值得称道。他表示:每个孩子都有“独有的天赋”,当下的教育参与者大多自诩为孩子前进路上的“引路人”,以自我认知为出发点,高高在上地安排孩子未来的发展道路,结果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天赋,这是不正确的。同时强调“这样流水线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普通劳动者,不是胜者教育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培养的‘胜者少年’,要成为未来社会的组织者”。
教育需要发掘孩子的天赋,张益铭坚信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发掘孩子的天赋,在关键时刻为孩子“垫一下”,推动他们去自我实现,而不光是去做“引导者”。“胜者少年”之所以可以成为未来的领袖,不在于优异的成绩,更在于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人翁意识,这是课堂教学和传统培训所不能给予的,也是张益铭致力于补全的。
唯有教育者愿为“垫脚石”,张益铭先生强调,唯有教育者不以高姿态指手画脚,而是在孩子们遇到困难、迷茫、想放弃的关键时刻为他们“垫一下”,给孩子一股向上的力,让他们通过自我奋斗与实现找到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形成自己的思想,才能成就未来精英。
在创立胜者教育的过程中,张益铭始终以培养未来中国的精英少年为己任。胜者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托起中国少年的世界地位,让中国少年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引领世界未来的精英人才。做最好的青少年新素质教育,成就百年胜者。在成为精英的关键与否方面,不能唯金钱论,而是要利用科学的方法,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开发他们独有的天赋,让他们找到兴趣与专长,从而向内求索,积极主动地向前奔跑,进而具备精英特质以及完备的思维方式。为此,张益铭根据多年教育经验,总结形成了 “胜者教育163模型”,这是一套普适于中国青少年精英式成长发展的学习思维理论体系——通过挖掘每个孩子独有的天赋,培养“6”大精英必备的特质,既身体意志、学识与眼界、自我驱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形成“3”个思维模型,即艺术思维、建筑思维、辩证思维。
而这一点,正是胜者教育最看重的教育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孩子成为精英,不是压迫他们去学习技能,而是要运用适配的学习技巧,挖掘孩子内在的天赋,驱动他们自主往精英方向靠拢,只有激发潜能,让孩子感受到使命感与成就感,才会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