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提升?”视频号“万物皆可课”首发直播,名师申怡为你解答
2022年9月19日,微信视频号“万物皆可课”活动重磅开启,为助力全民知识素养提升,特邀各界优质稀缺的内容达人、顶流名师展开知识类直播活动,每周一「八点一刻」,准时为大众奉上有价值的深度内容分享!
19日晚,原北京人大附中高中语文名师申怡,作为首批特邀嘉宾展开直播。首次提出“借语文老师备课思维,助孩子高效规划语文学习”的新概念,从家长的视角深刻剖析语文的高效学习法,当晚直播间人数达到30万,家长们带着各自的问题参与了本次深度分享。
“初三了,孩子阅读题爱丢分怎么办?”
“作文题写不好怎么办?”
“语文成绩怎么能提升呢?”
……
身为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念头,但语文是一个系统学科,单纯追求成绩无异于舍本逐末。面对家长提出的种种问题,申怡老师道出了一个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语文教育真相:当家长都摸不清楚路的时候,不可能教会孩子。
“高效学习一定是有路径的,但家长不能什么都不了解就去指导孩子”,申怡老师说,“家长要做的是认真了解语文这一学科,跟着老师备课的思路找对方向,陪着孩子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正确的方式加日积月累的训练,这,就是高效语文学习法。”
(申怡,原北京语文学科带头人,曾是北京人大附中高中语文名师,现为申怡读书创始人)
一、对语文缺乏正确认知,是家长焦虑的本源
现代语文教育中,为什么家长显得比孩子更焦虑?
很多家长把焦虑的根源简单归结为孩子成绩不好,其实不然,家长焦虑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正确认知。
不知道怎样规划孩子的语文学习,因此更容易急于求成,在孩子成绩有些许下滑时难以控制地产生焦躁,这种焦躁传递给孩子,会导致他们错将语文学习重点放在成绩上,最终形成一个错误的循环。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从焦虑中走出来呢?
申怡老师说,家长必须沉淀下来,从更高的层次去了解语文学习的全貌,看到方向、看到路的尽头,就会知道在起始阶段应当怎样去要求孩子,这条路才会越来越清晰和明朗。
而了解语文学科最高效快捷的途径,就是从语文教师的备课思路中汲取养分。
二、从专业教师的备课思路看语文学习路径
语文是什么?
把语文拆解开来就是语言和文学,语言是汉语怎么用,文学是怎么书面表达。
为了更加具象地解答这一问题,申怡老师拆解了教师备课的整体思路,重点在于以一篇课文为引线,通过合理安排把学生的眼界打开,内容绝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方寸之地。
比如某一单元的课文可能只有1-3篇,但老师会准备几十页的备课资料,先钻研,再拓展,最后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以陆龟蒙的唱和酬答诗《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为例,语文老师在备课时,会先从诗本身出发,精心研磨诗的主题及内容,带着学生读诗人、读标题、读诗句、读注释、读选项、读题干,此为六读,这一阶段只考察读,不考察写,要点是抓重点,对原文,重辨析。
(直播截图)
此时,孩子依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什么叫做唱和酬答诗,此类诗有什么表达方式、情感特点。“备课时老师会提前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申怡老师说,“因此接下来会进行集中类别的拓展,就是我们常说的群文阅读。”
对家长来说,读一首诗没通,就带着孩子读更多同类别的诗,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突然通了。
群文阅读可以是同一种类别、同一个作者或同一种体裁的作品。就像申怡老师在课程中讲到李白的怀古诗时,会拓展到杜甫、王维等诗人的怀古诗,让孩子掌握整个类别的表达方式、情感特点,并尝试落实到写作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密不可分。
阅读学习中吸收的知识都可以转化为写作素材,比如申怡老师讲《西游记》时,就会采用“备课思路”,首带孩子精读名著内容,领会书中精华,然后旁征博引、古事今解,唤醒孩子的自主思考意识。曾经有一个学生听完申怡老师讲《西游记》后,对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创作《北游记》,甚至已经将地图、地名等都构思好了。
阅读种下的种子这一刻开始生根发芽。
从钻研一篇文章、一部著作开始,向更深、更远处拓展,进入读写阶段时,孩子可以由学习变为主动创作,这才是家长应该借鉴的语文学习规划思路。
三、纠结语文成绩之前,先考虑孩子有没有真正入门
成绩并非衡量语文能力的标尺,在纠结孩子的成绩之前,先要考虑孩子有没有真正入门。
曾经有个孩子的家长在考试前夕急匆匆找到申怡老师,说,”孩子就要考试了,希望申怡老师指导一下。”老师没有直接讲题,而是让孩子自己拿起试卷讲一讲题目,但孩子几乎全程都在念答案,当老师问到,“那你自己怎么理解这个题目,又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呢?”
孩子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让申怡老师更加确信“没有入门,怎样的学习规划都是徒劳”,那么怎样才算入了语文的大门呢?
“观字入门”,她强调,“汉语是表意的文字,要想真正入门,首先要对字敏感,知道字是怎么形成的。从关注一个又一个的汉字开始,抓准句子和文章的重点。”
(直播截图)
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发抖,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心情好不好呢?
很多人粗浅地看到“残”、“瑟瑟”、“可怜”,就会认为整首诗是苍凉忧伤的意境,其实要先从动词“铺”字开始抓,这是一个舒缓、慢而悠远的词,意味太阳将要落山,阳光舒缓轻柔地铺在水面上,呈现出一幅温柔平静的场景。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一下子理解到重点,而有的孩子盯着题目看很久都找不到答案?
申怡老师回答,“就是因为没有抓准字”。
进而影响到了对词语的解读,导致把握不准整体情感,比如“可怜”不一定是怜悯的意思,当孩子从“铺”字中领会到了舒缓宁静的感受,会发现“可怜”表达的是一种可爱、喜欢的心情,贯穿到整首诗的氛围,才能知道作者写诗时是一种温柔愉悦的心情。
申怡老师在讲《古文观止》、《世说新语》等古文时,也会从字出发,先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敏感度,再将字、词、句、音、形、义、以及历史背景、涉及人物、文学常识、结构主旨、艺术手法等一一拆解,漏掉以上任何一步都是不完整的。
三、要掌握哪些语文能力才能实现高效学习
——家长应该抓住什么重点
这里先提一个问题,一年级与五年级的学生,面对同一篇课文的思考方式一样吗?
很明显不一样,不仅仅因为知识面不同,也因为理解力不同,申怡老师认为,语文能力需要分“学段”培养,因材施教是高效学习的核心。
小学三年级以下,侧重点应该放在洞察力。什么是洞察力呢?就是从词或句子中找到重要内容,比如这一句:“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我们这些体育能手,当然要首当其冲地带头报名了”,孩子看完后,要敏锐察觉到“首”字和“冲”字都是重点,不能简单地将“首当其冲”理解为“首先”,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直播截图)
四五年级到六年级,应重点培养反应力和判断力。比如“他想到了应对难题的办法,谁料屡试不爽,总是失败”这一句中,看到题目要立刻判断出“屡试不爽”是褒义词,不能用在表达失败的句子中。
初中阶段应侧重适应力、概括力和感悟能力。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看孩子读完后是否可以三言两语概括出文章内容与特点,是否能认识到作者的观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看法。
高中生及以上需重点培养发散力,转换力,转化力。从阅读他人观点,到发散分析产生自己的解读,比如面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李清照用《夏日绝句》来褒扬项羽的气节;而杜牧的《题乌江亭》却强调“包羞忍耻是男儿”,批评项羽因为个人义气放弃卷土重来的机会;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则从政治角度质问: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高中的孩子要学会在阅读中发散解读,对比分析古人的观点后,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认知,才能算学习到位。
“这一过程中,家长比孩子更需要戒骄戒躁”,申怡老师说,“每天进步一点点,滴水可以穿石。”
所以,不管多忙多累,她都会在每天早上8点准时直播,带孩子走好这条她已经走了很多遍的语文之路,目前申怡老师在全网积累了600万粉丝,申怡读书的付费用户也突破20万人,让无数家长和孩子从中受益。
本次直播是申怡老师在“万物皆可课”栏目的首场直播,目的在于通过拆解语文老师备课思路,让父母知道怎样更好地规划孩子的语文学习,使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后期,申怡老师会继续推出系列专题直播,传递更有价值的知识。
语文,让我们可以踏着文明的足迹,去往任何地方,绵延千年的文化将在新时代以全新的形式演绎,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每一个人。
TOM2022-09-28 11:3109-28 11:31
TOM2022-09-28 11:3109-28 11:31
盖世汽车网2022-09-28 11:2709-28 11:27
盖世汽车网2022-09-28 11:0409-28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