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科技有温度,讯飞消费端产品助力社会公益

资讯 TOM    2019-04-04 13:52

4月2日,对于全世界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国际儿童图书日,也是国际自闭症日。4月也被很多企事业单位、团体称为“公益月”。随着技术不断前进,公益也有了多种形式,比如利用A.I.技术来做更多的事情。A,I,有温度,。科大讯飞的A.I.声音复刻技术、讯飞听见等消费者端产品致力于为弱势群体以及更多人群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通过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A.I.技术,助力社会公益的发展。科大讯飞还启动“三生有幸”公益计划,以帮助更多的人。

讯飞A.I.声音复刻技术,给孩子更多陪伴的新可能

科大讯飞一直在积极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改善人类生活,声音复刻正是其中一种。普通用户只需录入一定的语料,就能生成自己的音库,完成声音的完美复刻。基于父母声音对孩子的重要陪伴意义,讯飞把目光聚焦于孩子,希望通过复刻父母的声音,给孩子的幼年生活提供更多陪伴,快乐成长。

3月24日晚,浙江卫视《智造将来》科技盛典正式启幕,在节目中,科大讯飞用A.I.技术为女儿复刻爸爸声音的故事再次收获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在当晚的节目中,节目组历数过去11期节目的33个科技团队,挑选出了让众人感动、惊讶和骄傲的科技项目,而科大讯飞声音复刻技术,因帮助一位普通女孩永远的留住父亲声音入选“暖心智”时刻。“声音,是人间真情和家庭温暖的重要载体。”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国平登场,为观众带来了A.I.技术复刻父亲声音、为女儿圆梦的故事,展现了科技的温暖。

科技有温度,讯飞消费端产品助力社会公益

名叫天月的女孩是一名美术生,她的父亲是一位美术老师。有一天,妈妈突然告诉她,爸爸生了重病。猝不及防的女孩首先想到了画画,画笔就像父女之间的纽带,女孩想用画笔,留住爸爸的一点一滴。但与此同时女孩还有一个心愿,希望用技术留住爸爸的声音,在将来的生活中提供激励和慰藉。

科技有温度,讯飞消费端产品助力社会公益

随后当科大讯飞声音复刻技术团队得知了女孩的心愿后,连夜赶到沈阳,准备给女孩的父亲进行录音。但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父亲的病情却突然恶化,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没有声音素材,科大讯飞的技术团队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在之前父亲视频素材里截取清晰的声音。尽管存在音频采集数量少、质量不佳、口音等问题,但通过校正、寻找与父亲声音相近的数据的方式,讯飞技术团队竭尽全力为女孩圆梦。

胡国平在节目中对天月表示:“我们的技术能够帮助你实现愿望,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希望这个声音能够陪伴你度过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但我们更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以自己走得更坚强、更幸福”。

讯飞“三生有幸 ”计划,让科技有情怀、公益暖人心

科技的阳光不仅仅撒向了孩子的世界,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给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和帮助。在2017年首届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正式对外发布“三声有幸”A.I.公益计划。希望借助拥有公益情怀的开发团队,通过技术,将日新月异的A.I.技术赋予到公益领域,帮助更多人提升幸福感。

科技有温度,讯飞消费端产品助力社会公益

相较于其他公益项目而言,“三声有幸”的重点并不在于实物捐赠,而是基于讯飞开放平台的技术和能力帮助开发团队进行公益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是一个提供源头能力帮助的公益项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可持续的发展方法才能更稳更长久地立足。“三声有幸”项目对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投资、市场、品牌等多方面的支持,为你的公益之心保驾护航。

一年多来,“三声有幸”扶持了各类公益产品的顺利落地,不仅为关注公益开发的小伙伴们积累了典型案例,更让越来越多的特殊人群从A.I.中获益。

音书科技的CEO石城川是一位聋人,2016年,石城川接触到了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注册成为了讯飞开放平台的开发者,并创办了音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识别和转写技术进行语言康复,最终可以流畅地与人对话,虽然失去听力,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他重新拥有了说话的能力,并服务更多的听障人士。

“听见看见” A.I.语音技术助力无障碍信息交流

据了解,科大讯飞已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改造、盲人有声电子书、盲人上网软件以及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辅助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07年,讯飞联合中国盲文出版社研发了针对盲人的阅读终端产品“阳光听书郎”,可以帮助盲人朋友畅听任何电子书籍。

2010年基于讯飞开放平台上面向盲人的争渡软件,实现了通过语音操作电脑,帮助实现读屏功能,已经在国内盲人上网中广泛使用;讯飞与香港失明人协进会NVDA开发的粤语版读屏软件,也已经成为粤语区盲人朋友必备软件。

科技有温度,讯飞消费端产品助力社会公益

讯飞听见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无障碍课堂上的应用

2015年,讯飞推出“听见”产品,能够将老师教学演讲内容完整的转成文字,并在课堂上实时展示出来,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目前已经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邰丽华老师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上课场景下应用,相比原来的手语教学,现场语音识别极大的扩展了课堂的信息量,对聋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未来还可以为残疾人在知识学习、家居生活、医疗保健等各方面提供智能化服务。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表示,要让残障人士“能听会说”,用人工智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弱势群体和罕见病患者保障。这个深入研究A.I.语音交互技术近20年的企业,致力于借助讯飞有声、讯飞输入法等产品,帮助视障群体“听”得见文字,让听障群体“看”得见声音。

通过A.I.技术的赋能,科技的进步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不仅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在细微之处温暖人心。让科技更有温度,例如通过声音复刻技术,就能让父母的声音时刻陪伴孩子的成长;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音转写技术,就可以在听障和视障人群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落地推广,更多的A.I.产品将服务于特殊人群的生活当中去。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