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从良品铺子创业史看良品铺子食品安全观

资讯 TOM    2021-03-29 15:12

“良品铺子‘良’字当先,做吃的,食品安全最重要。”2006年,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在给品牌命名时,特意强调,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

从杨红春的创业历程看,他也是以此为准绳,身体力行的。

2004年,基于一句话的启示——“把全世界的零食搬到顾客家门口,是一件可以把小生意做成大事的事”——杨红春先生决定创立一家零食品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2005年,杨红春开始了历时一年半的调研考察,拜访18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实地勘查商圈人流分布,杨红春认识到,创新机遇来源于当时市场对零食的需求,“好吃远大于吃饱”。

此时市场存在“两个基础,一对矛盾”的客观机遇:一是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基础,顾客需要更有品质更能享受生活的零食;二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全国各地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基础已经初具规模;一对矛盾是消费者不断升级、追求品质的需求和以大卖场为主导的全而泛,不具专业化品质的提供模式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基础和一对矛盾,是良品铺子走向休闲食品细分品类专业化、零售连锁品牌化经营的土壤和历史机遇。

2006年4月,创始团队将“良品铺子”四个字确定为品牌名称,它的含义是“良心的品质,大家的铺子”:首先,做食品的,要凭“良心”做吃的,食品安全最重要;其次,消费者购买休闲食品,讲究吃得好,吃得快乐,吃得讲究和享受;再者,“铺子”是中国最原始的商业形态,是最让消费者感到亲切、自然、轻松的地方。

“良品铺子”四个字确定了,也意味着确认了创业的初心——“凭良心,做出最好品质的休闲食品,成为大家都喜欢的铺子”(良心的品质,大家的铺子——良品铺子)。

从良品铺子创业史看良品铺子食品安全观

2006年8月28日,第一家良品铺子门店在武广商圈开业。当年“十一”黄金周,凭借“核桃节”,良品铺子扭转了当时连续亏损的销售局面,砸开了一条品牌之路,到年底,门店总数达到6家,团队人员27人。

2010年,今日资本投资,湖北良品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在东西湖区走马岭正式注册,良品铺子在此开始腾飞。

即使过去十多年,杨红春仍然经常跟员工拉紧一根弦——食品安全是生命线。

为此,公司还建立了九大业务循环审计的闭环机制,审计维度从重大专项审计,逐步升级到重点针对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合法合规风险、财务风险、舞弊风险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审计。

2011年3月,良品铺子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围绕企业使命、愿景,提炼出了关于食品安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13条核心理念。

另外,良品铺子还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2018年4月,良品铺子加入“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同年6月,良品铺子成立廉政公署,专门查处集团内部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如今,良品铺子已经建立了从原料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原料端种植、采收等,工厂端的原料验收、加工、半成品检测、成品包装、检测、储存运输等;良品端的工厂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到货的感官及理化检测、门店端的食品安全管理等多个环节。

良品铺子全面把控着产品从原料到顾客手上每一环节的质量。2019年,公司实验室产品测验次数超过10000多批次。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