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局之中,医疗行业已做好应对校招准备。
得校招者得天下,这一理念在生物医药行业里表现得愈发明显。受“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的行业特性影响,校招成了行业中企业抢夺人才的首站。
虽然最近网络一直热议着“千万毕业生涌入社会”,似乎在向企业释放着“校招愈来愈容易”的信号。实际上,伴随着稳就业、返乡潮,校招人才的漏斗顶部早已严重收紧。于企业而言,校园招聘的挑战仍然存在,并愈演愈烈。不少药企HR表示,2022年简历量虽然在数量略有增长,但简历质量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缩水,人才越来越难招了。
在这种形势下,有一家防疫用品企业,去年至今的校招一直处于逆势增长,完成了数千岗位的人才招募。面对高质量人才抢夺激烈、择业人口紧缩的双重挑战,这家防疫用品企业的校招是如何创此佳绩呢?
·渠道建设在精而不在多
招聘漏斗顶部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和招聘渠道息息相关,它还影响着企业能否将顶尖人才收入囊中。在这家防疫用品企业看来,校招宣传的渠道在精而不在多,相比于广撒网,精准地触达更加重要。
从决定开启校招计划起,这家防疫用品企业就积极与各大高校建立联系。除了邀请院校老师做校园大使,推荐适合的学生简历外,该企业还与特定的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拟通过这种形式在行业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也为企业定向培养出专精人才。
·候选人体验才是校园招聘成功关键
在整个校园招聘过程中,这家防疫用品企业时刻关注候选人的体验感。它始终认为,随着目前人才市场的结构变化,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立场开始反转,招聘难度一定随之提升。这时候,忽视候选人体验,从长远看,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雇主品牌,给企业招聘结果带来负面影响。于是这家防疫用品企业在做校招的过程中,会站在候选人的角度搭建校招。
·校招项目开始:利用吸睛的图漫形式展示校招信息,便于候选人快速知悉企业岗位和职位信息。
·校招项目推进中:通过举办内推活动为校招添点火力,让内部员工也参与到校招中来,增强候选人队伍的粘性。
·校招关键期:不忘对外输出关于企业福利待遇、成长空间、办公环境等内容,立体生动地展示企业形象,提升雇主影响力。
·校招面试期:借助Moka系统,让候选人们可自主获悉招聘进度,及时掌握招聘动态,这个过程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也提高候选人的面试体验度。
·校招后期:还通过公众号传递新人礼、发出入职邀请等保温行为,让候选人感受到企业满满诚意,从而降低校招违约率。
此外,很多企业认为,在校招实施过程中,应届生候选人成功入职就是招聘终点,但这家防疫用品企业认为,入职后的企业关怀才是延长员工服务企业的生命周期,完成成功招聘的正解。企业福利、员工入职后的关怀是雇主宣传的重要部分,这家防疫用品深谙其道。
·在某市工业园中,这家防疫用品企业的门口每天都会停着很多出租车。员工戏称,因为钱多,出行都靠打车。在当地人心中,这家防疫用品企业工资高早已不是秘密,高薪的诱惑也吸引着众多应届生前来效力,仅2021年该企业就吸纳了500多名重点院校应届生。
·针对应届大学生入职培训,这家防疫用品企业花费100多万元打造为期一周的集训。目的是为了迎接新员工“从学校走向社会,加入企业”。为了更好的达到集训目的,这家防疫用品企业会要求所有高管全体参加,这让所有新员工都感受到了企业满满的尊重与重视。今年,该企业又新增了应届生培养项目计划,500余位导师全程陪伴,拟通过全流程辅导、追踪,助力大学生完成职场转身,实现职场蜕变。
·数字化助力大批量校招快速推进
作为防疫用品巨头,这家企业也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征途。得益于数字化的助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企业依然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不仅仅在业务端,招聘板块的成果也战绩满满。
因疫情蔓延,关于校招线下宣讲会几乎陷入停滞,一部分企业的校招也因此颗粒无收,而这家防疫用品企业却借助Moka招聘系统早已开启了招聘2.0时代。将招聘工作搬到线上,校招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优势凸显,并顺利完成了当年的招聘计划。要知道,该企业在2019年底,员工数量才6900多人,到了2021年上升到了11400多人,翻了约1倍。
·Moka为该企业搭建的招聘官网和招聘自媒体渠道,取代了线下宣讲会形式,学生们通过线上即可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以及对应的岗位,实现便捷投递简历。借助数字化系统,大批量的简历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解析”,帮助企业快速找到合适的人。
·宣讲渠道改变后,面试过程也得到相应的升级。通过Moka系统,借助视频面试工具,打破空间限制,在线完成与候选人的会面。这样也避免了候选人的来回奔波,是提升候选人体验的一个有效手段。
·有意思的是,这家防疫用品企业在面试过程中,还会格外重视对候选人进行性格测试,在完成这个环节且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的候选人,才会收到企业在线签约的邀约,这也为双方双向奔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坚持对渠道的精细运营,关注候选人校招全程体验,加上数字工具的助力,这便是这家防疫用品企业的成功校招的秘籍。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生物医药行业,那些不真诚、没温度、忽略候选人体验的企业很容易被年轻人们“抛弃”,而面对尊重他们、主动融入他们的“良心”企业,这些候选人不仅不会拒绝,甚至会因为加入而感到骄傲。